新闻详情

中国LED照明行业到底有多少“猫腻”?

日期:2024-04-27 06:21
浏览次数:756
摘要: 近年来,LED市场的“高销高利”吸引了众多的企业进驻,然而不是每个进入到行业内的都能够遵守规则,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LED照明行业到底究竟有多少的“猫腻”呢?给灯具界带来多少损失? 虚标:为省钱也是拼了 QQ2853526782 手机13813657179 http://www.cohzm.com/ 额定电压、额定功率、型号、光色、外壳、执行标准等灯具包装盒上的参数以及价格,往往是消费者购买灯具的不二标准,但是,市场上某些产品与包装盒上的这些参数总不是那么一回事。 早前,某位消费者在某灯具批发市场花8元钱购买了一个4瓦...

近年来,LED市场的“高销高利”吸引了众多的企业进驻,然而不是每个进入到行业内的都能够遵守规则,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LED照明行业到底究竟有多少的“猫腻”呢?给灯具界带来多少损失? 

    虚标:为省钱也是拼了    QQ2853526782  手机13813657179   http://www.cohzm.com/

 额定电压、额定功率、型号、光色、外壳、执行标准等灯具包装盒上的参数以及价格,往往是消费者购买灯具的不二标准,但是,市场上某些产品与包装盒上的这些参数总不是那么一回事。

 早前,某位消费者在某灯具批发市场花8元钱购买了一个4瓦的××牌LED灯泡,使用后发现其亮度还不如3瓦功率的白炽灯泡,这让他感到很诧异。随后,他拿着该灯泡到在质监部门工作的朋友处测试发现,该灯泡实际功率只有2瓦,属于严重虚标功率数据。    

    虚标瓦数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了。”一位业内人士表示,作为生产厂家,一般都清楚他们生产的是不是足瓦数的LED灯泡。据了解,按照相关规定,LED灯泡的功率误差在正负百分之十内是合适的,即产品如果标的是3瓦,则灯泡实际在2.7瓦到3.3瓦之间都是可以的。如果超出了这个标准,则为虚标灯具。可“虚标”类产品在市场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,灯具照明的行业人员早就习以为常了。

 一般厂家都会生产在外观上相同的两种LED灯具,其中一个被生产成足瓦的灯泡,价格稍高。一个设计成不足瓦的灯泡,价格相对较低。经销商一般都清楚厂家生产的是不足瓦数的LED灯泡,但是,经销商为了赚取差价,反而更喜欢进一般不足瓦数的产品。    

    假冒伪劣是世界性难题,它已经成为“仅次于贩毒的世界**大公害”。

假冒,直接受到伤害的就是上当的商家,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,严重的话可能威胁消费者的人身**。对厂家来说,假冒的行为更多的是无形的损失,以假冒伪劣产品冒充自己的产品,等于在伤害自己的品牌。被假冒的品牌一般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,如照明行业中经常出现假“飞利浦”、假“雷士”、假“欧普”等。

    在走访各大灯具市场和厂家后,记者发现对中小厂家的假冒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了,心态消极、麻木,原因有以下几方面:一、目前法律法规对假冒、侵权的界定比较模糊,惩处力度不足;二、假冒的违法成本比较低;三、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大小和强度与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紧密相关,中小厂家一般知名度不高;四、大部分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足;五、被大规模假冒的一般是行业有名品牌,中小厂家一般受害程度不大。

当然,也不是每家灯企都会视而不见,***还比较重视,如欧普照明。今年4月份,欧普照明精心筹划的“春雷行动”的“风暴”席卷了华夏大地制假售假分子的门店、仓库和工厂。在华北大区(河北正定、河北保定和辽宁沈阳)多地开展6次专项行动,查处假货数量合计5672件;在华西大区查处了700多台“傍品牌”的欧普浴霸及平板灯等;在华东大区查获假冒集成吊顶、平板灯等共计1900余件;在华南大区查扣假冒浴霸、平板灯等共计337件。

   LED灯具的企业遭到假冒的情况也比较严重,特别是单品做得不错且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LED厂家。跟一些单品做得不错的LED厂家聊假冒这个话题的时候,大家都表示这种情况非常多。而假冒伪劣产品的大量存在,不仅浪费企业的宣传成本,还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。

   产品假冒

产品假冒,不管在哪个行业都非常严重。不过,灯饰照明行业日前就爆出了多宗假冒案,再次把欧普照明、雷士照明推向风口浪尖。

今年3月份浙江嘉兴发生了一起案值超过17万元的特大假冒商品案,被假冒的商品是欧普灯泡灯管,这一批“OPPLE”灯管达7980根,制作粗糙、包装简陋,且外包装盒没有任何标记,经调查发现均为侵犯“OPPLE”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。

 一家受访厂家表示,现在在行业里有一股声音,喊出这样的口号:只要你提供品牌,我们什么样的产品都能做,什么品牌都有,只要你提供,我能满足你的一切要求,价格只有那个品牌的三分之二甚至一半。

 如今这种假冒的现象已经从线下蔓延至线(互联网)上。网络上也有人打着别家的旗号卖灯,但在互联网上的市场比较空白,目前互联网的假冒对企业的影响并不大,所以企业还不怎么重视。